深化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产业数据流通交易专区”
今天,由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首次上线发布“产业数据流通交易专区”。交易专区开通当天,浙江省产业大数据有限公司、网易、同花顺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入驻交易专区。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省经信厅云计算与大数据处处长庞为兴说,浙江数据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数据融合价值驱动的应用场景广泛,进一步抓好产业数据市场化工作,深化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可以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提供更大的“数据助力”。
(资料图)
产业数据高效利用会给企业与行业带来什么神奇变化,产业数据有序流通又将如何“点石成金”?
作为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大宗商品的数据机构。“千千万万的商品都来自于300种基础原材料,只要抓住了这些基础原材料价格数据,就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更好的把握经济的变化!”生意社总经理汪普良深有体会,“ 这些产业指数变化可以为相关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进行产业跟踪和政策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作为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火石创造建立的全国产业园区数据库覆盖全国超11万家园区、超7000家产业基地以及超4400家产业平台,包含园区级别、简介、租金等信息。“有了这些数据,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精确查找园区、园区内企业及其他衍生信息,利用园区基础信息及其关联信息,可在园区批量获客、园区企业服务等场景解决需求痛点。”火石创造数据产品经理徐首强表示。
据了解,浙江省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已累计接入细分行业大脑46个,面向企业的省级重大应用和地方特色应用共40个,上架能力组件4047个、上架数据产品855个;同时商城平台已完成基础功能开发建设,银行端支付接口开发工作也在全力推动中,完成并上线后将打通能力组件和数据产品的交易闭环,并加快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推广。
“产业数字化中,数据可能还是‘配角’。企业要做的,就是让数据更好地产业化,让它成为‘主角’,把价值全面释放出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微引用中国信通院一份报告说,国内有八成企业希望能用上其他企业的数据,但能将自己的数据提供给别人的还不到四成——很多企业还没真正尝到数据价值的“甜头”。
“数据更大的魔力,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产业数据融合”。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孔俊介绍, “目前入驻交易专区的数据产品涵盖了工业大数据、产业金融大数据等领域,可服务于工业制造、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数据细分领域更丰富,数据融合更频繁,数据价值的魔力就会更大。”
作为浙江第一家数据交易场所,也是迄今为止浙江唯一一家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数据交易场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此次联动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布“产业数据流通交易专区”,就是为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融合产业数据产品,提供统一流通服务。
为了让产业数据“货畅其流”,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在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了数据安全合规制度体系,内容包括数据安全保障制度、信息安全工作管理规定等内容,以此对自身、合作方以及合作标的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自律管理。
未来,“产业数据流通交易专区”将围绕数据产品运营、场内合规交易运营等方面进行建设,充分释放数据潜在价值,促进数据流通应用,保障专区市场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