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何更喜欢用太监,而不是美貌的宫女?原因其实很简单 天天信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古代皇宫中,除了皇帝和妃嫔之外,主要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太监,另一种人是宫女。太监和宫女在皇宫里的主要任务是服侍皇帝。那么,古代的皇帝们为何更喜欢用太监,而不是美貌的宫女?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从源头来看,太监原本是一个官职名,因为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基本上都是宦官,所以太监才逐渐成了宦官的同义词。最开始的时候,宦官是专门供奉君主的官员,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都是正常的成年男子。
到了东汉时期,统治者或许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血统,开始用阉人作为宦官。从身份上来看,宦官从一开始只是服务皇帝的官员,其本质跟朝中的官员差不多。后来因为活动场所比较特殊,宦官成了深宫中的阉人。而宫女则是在宫中供人供役使的女子,在宫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地位。最开始的时候,在宫里担任宫女的人,有的是女奴隶,有的是女俘虏,还有的是罪犯妻子。
因此,如果把宦官和宫女放在一起比较的话,皇帝更加亲近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女的来源出现了转变。朝廷为了更好地服务皇帝,在扩充后宫的时候,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美,挑选合适的良家女入宫。在这期间,皇宫的选美特别严格,就像科举考试一样,必须满足很多条件才有可能被选入皇宫。因为朝代的不断更迭,宫女的数量也跟着水涨船高。西汉初期的时候,宫女的数量只有十几个。
汉武帝执政时,宫女的数量不断飙升,最终超过了一千名。东汉桓帝执政时,宫女数量达到了五六千人。晋武帝司马炎上位后,宫女的数量更是突破了一万名。那时候,晋武帝司马炎当真是日理万机,夜里万姬。因为皇宫里的宫女实在太多,司马炎一到晚上就头疼,不知道该去宠幸那个。最终,他想了一个歪主意,那就是坐着羊车,羊停在哪个宫人的门口,晚上就住在哪个宫人屋里。
当然,司马炎这样的皇帝只是一个特殊例子,大部分皇帝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瞎搞。皇帝虽然号称是真龙天子,但是也跟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生老病死。大部分宫里的女人,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见皇帝几面,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时常受宠。因此,宫女普遍都很孤苦。因为身份低微,宫女即使是侥幸得到皇帝的宠幸,也容易引起其他妃嫔的嫉妒,然后遭到各种打压。
皇帝也知道自己喂不饱后宫里的所有妃子,一般也不会去宠幸宫女。除非是意外来了感觉,才会偷点儿腥。在这样的情况下,宫女的容貌很难有用武之地,只能像劳力一样在宫里干活。单从体力来看,太监一般要强于宫女,所以他们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久而久之,就让人产生了皇帝更喜欢用太监的感觉。事实上,除了体力之外,太监还有两点要强于宫女。
第一,太监没有例假,可以接受皇帝的命令骑马奔驰,甚至是到战场上充当监军。在唐朝的时候,就有很多皇帝派遣宦官去战场。如果皇帝派遣宫女上战场的话,很容易因为性别的缘故扰乱军心。第二,太监不会扰乱后宫。太监没有能力跟妃子苟且,可以让皇帝放心使唤。不管太监有多受宠,后宫里的妃嫔都不会妒忌,更不会跟太监争风吃醋。反之,如果皇帝特别重视宫女的话,很容易就会让宫里的妃子和朝中大臣胡乱猜测。万一皇帝一时兴起,搞出一个小皇子或是小皇女来,那么受重用的宫女就得让位,换其他人为皇帝服务。总的来说,宫女确实没有太监用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