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致富一方群众
(资料图片)
李文祥在研究大米外包装
当选村主任后,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兴产富民;为了卖米,他背着几袋米请人品尝、跻身博览会现场;为了延长大米保质期,他创立了“全低温调质强化工艺”独门绝技并获得专利;为了科技兴农,他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并年年组织群众培训;为了激发农户种粮热情,他以“保底+奖励”的惠农措施给出最高稻谷收购价……他就是“云恢290香软米”创始人、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文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段时间,李文祥为让农户完成秧苗高质量移栽,每天都穿梭在开远“云恢290香软米”种植区,普及科技知识,保障春耕生产。
“云恢290米业走的是精品路线,稻谷收购价已达到了省内最高,每公斤6.5元以上,农户还有配套补贴和奖励。稻谷价格高,才能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正在羊街乡秧苗移栽现场查看秧苗质量的李文祥告诉记者。产业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为了发展水稻、促进农户脱贫致富,他精心培育稻种达20多年,让每一株稻穗从过去的140颗提升到去年的250多颗。提升产量、稳定价格,加快了羊街乡农户的脱贫进程,践行了他担任村主任期间,倾力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收的初心。
发展精品水稻,既要有“三农”情怀,更要有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为了一粒米,仅有高中文化的李文祥围绕高端大米的各种指标,笃定心志、大胆创新,对稻种筛选、种子“提纯复壮”等进行全面研究。
“科技需要精益求精、助农需要实干创新。只有持续提升育种、管理、加工等技术,才能助农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近几年来,李文祥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还主动承担“云南软米品质特性研究”,并对云南本土软米产量、抗性和品质等特性进行测定,为全省稻谷选育提供可靠依据。
为了一粒米福泽一方群众,李文祥持续奋斗了28年。为稳定产业、助农增收,在开远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建设特色高效优质稻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完成了2000亩绿色食品认证、500亩有机食品认证和25000亩无公害产地认证,带领3000多农户标准化种植特色高效优质稻1.8万亩,带动全市10000多户农户种植“云恢290”优质稻6.57万亩。同时,他还辐射带动开远周边县市种植优质稻谷,持续展示爱农助农的大爱情怀,并决心让优质大米带着红河知识产权走向全国、飘香各地。
李文祥用一粒米的家国情怀践行了助农增收致富、维护粮食安全的初心使命。2007年,他被省委组织部等单位评为“云南省第二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2008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红河州劳动模范”;2020年,获得红河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红河州脱贫攻坚奖”;2022年,被评为助人为乐“红河好人”等。2022年5月,卧龙米业荣获省总工会授予的“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李文祥称自己是“一生只为一粒米”的筑梦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他仍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责任编辑:陈楠 审核:卢秀丽)